日常,一些爸爸妈妈过于重视孩子的课堂常识、书本学习、专长培训,过多包办孩子的生活事情,致使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。对此,教育专家表示,爸爸妈妈有哪些用途不是替孩子干什么,而是教孩子掌握生活。
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依旧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,家务活不会做……现实日常,生活能力这样之差的人并不鲜见。
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缘由是,小时候这类平时生活小事都被爸爸妈妈包办了,致使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变得非常差,有些甚至心安理得地成了‘啃老族’。”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关颖说。
有爸爸妈妈说,只须有好工作、有钱,就能雇人干所有些事;也有些说,将来科技进步了,家的事用不着都亲力亲为;还有些说,家务事不必耽误孩子子的时间,长大自然就会了……
“爸爸妈妈们忽视了家庭生活是个人的参与和体验,生活能力的获得,一是靠学习,二是靠培养,这是一个逐步习得的过程,其他人没办法替代。只有投身其中才能提高对生活的驾驭能力,获得对家庭生活的享受。”关颖强调说。
关颖表示,人在社会上存活,就要掌握如何生活,学会自我服务和服务别人的本领。家庭是人的生活场合,比其他任何机构在传授生活技能方面都具备优势。一个人在家庭中获得的平时生活常识和能力,总是是从事社会工作和个人长远进步的基础。即便孩子成了事业上的“精英”,也同样有作为人享受家庭生活的需要,也需要练就日常自力更生的本领。